乐安铺苗族侗族乡:“三堂三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绥宁党建网 作者:孙雅琴 更新时间:2025-2-25 阅读:1663次 |
||
近年来,乐安铺苗族侗族乡立足苗侗文化底蕴,着力破解传统党建与乡村振兴“两张皮”难题,创新构建“三堂平台”(专家课堂、博士讲堂、红色学堂),有机衔接“三大课程”(田间实践课、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课),形成“课堂互嵌、产教融合”的乡村振兴“红色路径”。2024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 “专家课堂”深耕“田间实践课”,激活产业振兴动能 田间课堂赋能产业升级。依托瓦窑村中药材基地、大团村油菜田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土专家+农技员+科技特派员”复合型师资队伍,结合全乡实际,开发《中药材种植》《油菜高值化利用》等课程,开设“田间实践课”,实现“一产业一课程”全覆盖。瓦窑村中药材基地带动土地流转超300亩,年产值30万元以上。农文旅融合激活多元经济。打造“春赏花、夏研学、秋收获、冬民俗”产业链,大团村通过“两季轮作”模式,开发菜籽油、葵花油、油菜花蜜3种衍生产品,年产值超20万元;每年在油菜花开的时候举办系列文旅推广活动,年均吸引10余万人次前来游览,年均实现旅游收入80余万元;拓展农耕文化体验、研学团建活动、亲子互动项目等多元化业态,发展了10余家特色民宿,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博士讲堂”精研“政治理论课”,强化校地协同创新 校地结合建立高端智库。联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高校,邀请周浩等博士开设“乡村治理现代化”“五治融合”“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与民宿经营”专题课程,通过“在线课堂+鼓楼课堂”形式,将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政策理论传递给广大党员群众,覆盖党员群众2000余人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40余项,为全乡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双师”联动育强本土队伍。实施“党政班子+博士生导师”双师帮带计划,博士生导师定期专题讲座,提升帮带对象的理论素养;党政班子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提高帮带对象的实践能力。2024年,组织30余名帮带对象开展集中学习4次,座谈会1次,发展年轻党员6名,储备后备干部14名,打造出“带不走的人才梯队”。 “红色学堂”赓续“传统文化课”,厚植苗侗乡风底蕴 文化传承焕发经济活力。深挖“炸狮子”“舞龙灯”“竹竿舞”等苗侗传统文化,引导联丰村龙狮队通过公司化运营管理,年演出60余场次,实现收入10余万元。投入300余万元修建侗寨大舞台、修缮侗寨鼓楼,建设大团村写生基地,吸引超过600名师生驻点创作,促进民宿、餐饮等服务业收入增长超过20%。利用高校资源,开设暑期非遗公益培训课、侗族文化体验课,培养青少年传承人60余名。红色教育筑牢文化品牌。打造鼓楼红色文化教学点,将红军长征过境绥宁大团村的史实与“侗族鼓楼讲款”文化相结合,特别组建“银发讲师团”,用双语(普通话/侗语)进行生动宣讲,通过“薪火相传的故事”吸引了众多单位将大团村作为红色教育点,年接待单位团队超1万人次。
来源:乐安铺苗族侗族乡 作者:孙雅琴 编辑:贺晨欣 审核:沈序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