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远程教育

让每个困难农民吃饱穿暖
 作者:红星网 更新时间: 阅读:19476次 
                                    让每个困难农民吃饱穿暖   
   
  来源:人民日报  

      目前我国尚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数在农村地区。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群众。如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定持久地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本报记者精心采写了一个人、一个村子和一个县的低保故事,请看报道。 
             ??编者 


  黑龙江北赵屯的苦命女子白印彩??

  沐浴低保阳光

  本报记者 曹红涛

  从北赵村的村道下到地里,顺着田埂徒步前行约半小时,记者终于在村民孙和山家的苞米地里见到了白印彩。

  白印彩是黑龙江阿城区红星乡北赵村北赵屯的低保户,今年52岁。瘦削黧黑的脸庞,像秋日里的红高粱。毒日头下,厚厚的绒布头巾遮不住因操劳而过早泛白的头发。7月初,苞米地“三铲三耥”的农忙时节,正需要人手。白印彩忙完了自家地里的活,就帮老孙家铲地除草赚点零用钱。

  这是个苦命的女人。男人在14年前得了糖尿病,硬是扛着病下地干活,结果一病不起。家当都卖了还是没保住命,留下白印彩和一个5岁的女儿。

  这是个要强的女人。家庭滑入贫困的谷底,压得她哭都接不上气。为了维持生计,白印彩像男人一样卖力气,四亩半地轮种玉米大豆。隆冬腊月,买不起煤,她只能上南山背林场不要的柴火。开春时节,就挎上提篮到林子里摘野菜。白印彩还打短工,但用工的太少,上半年也只替人干了4天活,一天挣了25块钱。女儿去年考到哈尔滨市读卫校,学费都是她东拼西凑借来的。

  去年5月,北赵屯屯长孙勇安在地头向她解释了半天“低保”,她还是不敢相信自己能摊上这好事。不会写字的她,一切申办手续由村里代办,只需要提供一张黑白照片。

  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弱女子得低保,村民没一个不同意。“村代会后”和“民政局审后”二轮公示,她都排在最前头。阿城的低保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不超过683元,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白印彩家四亩半地去年的收入是900元,按两口人人均年收入1366元计算,差额是466元,按阿城第三档最高额补差就是480元。因为是下半年刚刚实行,她年底领到了240元。

  240元,对很多人只是一顿饭、一套衫的花销,对白印彩却是那样金贵。就说吃菜吧,平常家里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肉是过年才能尝到的。今年端午,她花两块钱买了一斤豆角煮给92岁的老母亲吃,就算是过节了。

  日子虽然苦,但白印彩却更乐观了。以往孩子是她唯一的希望,如今,农村低保让她多了一重保障。在红星乡,有351人同她一样沐浴着农村低保的政策阳光,他们中有痴呆智障的、有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的、有年老体衰无劳力的。

  但村里人也有搞不懂的时候:个别农户家子女外出务工明明赚了钱,却瞒报收入骗低保金。还有游手好闲的,前脚拿到低保金,后脚就去村口小卖部换了烧酒、火腿肠。“拿低保就得长志气,国家的钱怎能养懒汉?”白印彩满脸认真地说。


  重庆沙坪坝区西永镇劳动村??

  贫困,也有尊严

  本报记者 余继军

  “现在又有新的惠农政策了,你这样的贫困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低保了,每年最高补助1000元。”一年前,当简世明从村干部口中听到这个好消息时,久违多年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他爬满皱纹的脸上。

  简世明今年63岁,是重庆沙坪坝区西永镇劳动村的村民。由于年龄偏大,单身的简世明除了种6分地的庄稼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全靠亲戚接济和政府救济。实在过不下去时,就从邻居处借点菜,再担到镇上去卖,赚点微薄的差价。卖得好时,一次可以收入五六元,卖得差时,一分钱都赚不到。

  2006年7月5日,是简世明一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从镇财政所领到了766元低保金。“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拿在手上直发抖。”有了低保金,简世明的生活好过多了,腰板儿也挺直了。现在每隔几天,饭桌上就会有荤菜。简世明说,只要精打细算,每年的低保金足以让他过上比较舒心的日子。

  村委书记陈天友告诉记者,劳动村共有768户社员,其中贫困户约占10%。为解决困难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根据沙坪坝区农村低保的政策,家庭共同生活成员每人年平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均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最高补助标准不超过1000元。

  陈书记说,2006年初,得知沙坪坝区要在全区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他和村干部们立即进社入户,开展工作。“主要方法是讲、看、访、算。”“讲”就是宣传发动,让政府的农村低保政策深入人心,号召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主动申请;“看”就是入户调查,看家庭吃、穿、住等方面的情况;“访”就是向周围的邻居走访,了解这个家庭平时生活情况;“算”就是统计核算,对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准确统计出副业、赡养费等收入总和,在此基础上决定农村低保金的发放标准。

  3社的牟明树夫妇都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与外界沟通少,不知道农村低保的政策。村干部在收集低保申请书时,发现没有他们家的,于是主动上门联系,给他们宣传政策,帮他们填写申请手续,申请通过后还帮他们跑腿到镇上领取低保金,让这对残疾夫妇也沐浴到了新农村政策的春风。     

  据重庆市民政局低保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除渝中区没有农村外,其余区县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覆盖。农村低保的标准从700元到1200元不等,最高的达到1400元。


  江西省分宜县规范程序??

  端平低保这碗水

  本报记者 任江华

  前几天,江西省分宜县洋江乡辑睦桥村村民李国辉领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低保款489元。拿着低保款,老李感激地说,是党和政府的低保政策挽救了他们全家。

  2001年,家境宽裕的李国辉突然得了重病,病治好了,家也穷了,还背上了沉重的外债。困难关头,2006年上半年,村里干部找到老李,向他讲明县里正在实行的低保政策,并让他填写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6月,他就领到低保证并开始享受每个季度489元的低保金。

  2006年1月,分宜县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截至2007年6月底,全县享受农村低保的总人数达8000余人次,累计支出资金405.5万元,保障人数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2%,实现了应保尽保。

  分宜县县长黄辉介绍说,分宜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定为每人每年720元。他们将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列为常保对象,实行全额补助;将在劳动年龄段又有劳动能力,靠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生活状况的人员列为非常保对象,根据其家庭收入实行差额救助。

  为了规范操作程序,分宜县、乡(镇)、村均制定了详细的农村低保工作流程表,实行县、乡镇、村三级档案管理。每级做到一村一档案盒,一户一档案袋。同时,将低保档案输入微机,进行网络化管理。 

  为了让低保覆盖更多的人群,分宜县加强了动态管理。低保对象每季到所在村委会签到,报告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县民政局对乡镇进行季度检查,乡镇对村委会实行月度检查,村委会坚持定期入户调查与不定期明察暗访相结合,为动态管理提供较准确的依据。今年前6个月,共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247人。

  洋江乡礼台村上半年有24户享受低保,下半年则有4户因家庭收入发生变化退出了低保。村民黄群以前因病致贫,今年,他的身体康复,每月有了固定收入,儿子也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老黄家里的收入超过了“保障线”,村支书黄国生上门做工作,建议他退出,把机会让给更困难的乡亲,老黄欣然同意。 

  “老百姓有一个心理,‘不要赢,只要平’”。黄辉告诉记者,为了保障低保的公正性,分宜县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建章立制;找到合理的核算农民收入的办法,提高标准,扩大受益面;严格程序,防止走后门,将应保的对象一定纳入保障范围,“让符合条件的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延伸阅读

  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余省区也将于近期出台实施办法。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实行属地管理,低保标准由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和公布执行。除了少数东部发达地区,一般地方都参照国家每年公布的贫困标准来制定。2006年的贫困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683元,2007年是693元。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年低保标准一般在600至800元之间,东部地区一般在1000至2000元之间。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低保对象实际领到的低保金为月人均33.2元。

  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将对财政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给予资金补助。

                                                      《人民日报》 ( 2007-07-08 第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