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峡苗族乡:创新实施“多维课堂” 激活振兴“红色引擎” 来源:绥宁党建网 作者:廖承庆 更新时间:2025-4-2 阅读:1212次 |
||
为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关峡苗族乡党委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2024—2025年农村党员冬春训为契机,通过理论武装、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三位一体”培训模式,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动态画像“精准滴灌” 构建多维培训体系 针对农村党员群体分散、流动性强等特点,关峡苗族乡党委科学研判,充分听取党员意见,“量体裁衣”制定培训方案,分片集中开展培训。强化责任落实。将培训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由乡党委书记抓全局,明确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压实责任。建立详尽台账。结合党员组织关系排查,摸清全乡9个村党员底数,分类登记外出务工党员、返乡大学生党员等群体信息,确保应训尽训。创新学习形式。采取“线上+线下”“集中+送学”模式,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共产党员网、红星云、红星网等学习平台,为流动党员提供“云端课堂”,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为行动不便党员“送学上门”42人次。 多维课堂“铸魂赋能” 打造特色教育矩阵 坚持将政治教育置于首位,结合农村具体情况,精心打造“三堂课”。政策理论必修课。安排乡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关键议题,举办22场次专题讲座。法律法规课宣讲课。立足农村实际,把片组邻“三长制”、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等纳入培训内容,深度解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惠农补贴、农村医疗救助等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精准落地。同时,宣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乡村振兴实施战略、“三高四新”战略等重大部署以及涉农法律法规,增强农村党员依法办事、服务群众的能力。技能提升专业课。依托“田间课堂”邀请当地产业带头人进行农业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电商创业等实用技能培训,覆盖党员群众800余人次。 学用结合“提质增效” 书写振兴发展答卷 以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为契机,切实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综合能力,各项工作实现“三新”。党员队伍新活力。推行“党员联户+网格化管理”模式,党员干部主动认领矛盾调解等岗位,化解纠纷28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珠玉村持续打造“党员积分超市”,将服务成效与积分结果挂钩,凭积分兑换相应物品,点燃党员干部干事激情。产业振兴新突破。发挥返乡党员“双带”作用,利用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蔬菜、特色水果等产业基地300余亩,盘活闲置土地120亩,2024年全乡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突破150万元。茶江村支部书记安汝春率先尝试“智慧农业”,通过引入无人机技术,降低种植成本20%。基层治理新局面。发布28项“实践项目清单”,全年组织党员干部解决道路硬化等民生问题19件,群众满意度达98.6%。“党建+产业+服务”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来源:关峡苗族乡 作者:廖承庆 编辑:贺晨欣 审核:沈序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