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潮

绥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筑牢防汛“安全堤”
来源:绥宁党建网 作者:孙雅琴 曾文 申婷 龙宪智 龙秋萍 李欢 李璐 于小莉 黄淑珍 更新时间:2025-6-24 阅读:322次 

  6月20日至23日,绥宁县普降大雨,全县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撑起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保护伞”。

  冲锋在前,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

  防汛应急响应启动后,乐安铺苗族侗族乡323名片组邻“三长”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对全乡8处地质灾害点、15个低洼区实现包保全覆盖。6月22日凌晨3点,大冻村片长龙景先在监测到雨量超标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转移群众,仅用2小时便将村内9户40人安全转移至村部安置点。

  长铺镇构建起“党委统揽-班子驻点-社区包片-党员联户”的四级联动机制。120名党员干部24小时在岗值守,不分昼夜紧盯天气变化、实时水位及风险隐患,针对全镇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强化实时动态监测,并在危险区域布设防汛卡点警戒线46道,新增设警示标牌108块,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群众4户10人。

  鹅公岭侗族苗族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保重点区域,驻村干部分村值守,对全乡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24小时巡查监测。各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组成11支“党员先锋队”,用脚步丈量责任,蹚水摸排险情,在风雨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

  6月23日凌晨,东山侗族乡阳溪村后山因雨水渗透引发山体塌方,约300立方米的土石倾泻而下,阻断进村道路并威胁着附近3户居民的安全。接到险情报告后,该乡相关负责人带队迅速抵达现场,立即设置警戒线,调配挖掘机清除障碍,挨家挨户排查房屋安全,将群众临时转移至安全区域。“塌方发生后,党员干部10分钟就到了现场,帮我们搬东西、守路口,心里踏实多了。”村民杨大爷感慨道。

  迎难而上,他们是险情的“破局者”

  寨市苗族侗族乡上堡村因强降雨引发险情,村民李某家中积水达50厘米,且出现漏电现象。得知情况后由11名党员自发成立的“党员突击队”,迅速赶赴现场。队员们通过观察积水里不断冒出的气泡和闪烁的蓝光,锁定漏电点。带队的张队长手持绝缘棒,谨慎靠近,成功将漏电电线挑至干燥处。确认安全后,队员们立即冲进屋内,将李某一家安全转移。尽管雨势未减,但“党员突击队”以快速响应和专业处置,及时化解危机,守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受山体滑坡影响,关峡苗族乡花园阁村6处道路通行受阻,其中石脉片主要通道一度中断,严重影响村民出行。险情发生后,该村8名片组邻“三长”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调配挖机等机械设备,带领村民冒雨投入道路抢修工作。经过连续3小时奋战,成功清除障碍物,保障了村民正常出行。

  6月22日下午,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大团村主干道(高速路口必经路段)一棵直径40厘米的大树倒伏阻断交通,大团村组长陆安全冒雨作业,独自操作油锯,仅用10分钟便完成清障,保障了40余辆滞留车辆顺利通行。这样的“闪电速度”源于常态化的实战演练。2025年来,该乡组建9支应急小队,培训油锯操作人员20余人,开展应急演练4场次。

  全力以赴,们是家园的“守护者”

  东山侗族乡东山村与牛背岭村交界处,持续暴雨导致河道水位暴涨,两村20余亩红提园沦为“泽国”,一串串快成熟的红提浸泡在浑浊的积水中。党员干部踩着没踝的泥水逐一查看灾情,一边指导农户清理沟渠排水,一边安排果农尽快排水。该乡双门村红提种植大户龙大姐望着被淹的果园心急如焚,党员干部现场办公,协调抽水设备连夜作业。“多亏党员干部的帮忙,不然这季收成全完了。”龙大姐看着在果园里忙碌的党员干部说道。

  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天堂村邻长龙运銮每天巡查河道,发现淤塞立即组织清理。6月22日,她在巡查中发现14组河道出现严重淤塞,立即冒着大雨,穿上雨衣、拿起工具投入清淤工作,最终疏通3处堵塞点,确保了行洪畅通。

  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片组邻“三长”的示范带动下,乐安铺苗族侗族乡群众自发组建“护河队”“清淤队”“巡逻队”等9支志愿队伍,累计发动群众200余人次参与防汛工作,开展河道清淤、道路清障等应急抢险10余次,清理河道2.5公里,疏通沟渠25处,排除安全隐患18处,形成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治良好局面。

  截至6月23日,全县紧急避险转移549人,分散安置102人,未出现伤亡情况。


来源:综合各乡镇编辑

作者:孙雅琴 曾文 申婷 龙宪智 龙秋萍 李欢 李璐 于小莉 黄淑珍

编辑:贺晨欣

审核:沈序春

终审:李永吉
主办单位:中共绥宁县委组织部 建议使用IE8以上或Chrome浏览器 分辨率1440×900以上浏览
联系电话:0739-7611334 后台管理 湘ICP备湘ICP备1600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