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绥宁视角

绥宁县选调生宣讲团:湘村微党课燃情开讲 硬骨头精神照亮青春征程
来源:绥宁党建网 作者:廖承庆 贺雪佳 更新时间:2025-7-7 阅读:52次 

  7月4日,绥宁县第一中学577班内掌声此起彼伏,一场浸润着红色基因与乡土情怀的“湘村微党课”在此精彩开讲。绥宁县选调生“绿洲红星”宣讲团以“传承硬骨头精神・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历史叙事与现实实践的交织呈现,为60余名青年学子打造了一堂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情感温度的“板凳课堂”。

  红色坐标:从历史丰碑到精神灯塔的双重映照

  宣讲团创新采用“多媒体叙事矩阵”,以PPT史料、人物采访、原创微视频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当贺炳炎将军“无麻药截肢”“绑紧些!少条胳膊照样杀敌”的革命往事通过影像重现,现场学子屏息凝神,“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内核直击人心。

  《邵阳为什么这样红》专题纪录片带领师生穿越时空,回溯三湘大地的红色脉络;而选调生团队实地采制的微视频则将镜头拉回当下:全国人大代表胡美娥在油茶基地云端讲述“法治护航产业振兴”的苗乡实践,湖南稻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黄超以籼粳稻杂交技术唤醒3800亩荒地的创新故事跃然屏上。“家乡的土地等你们落笔,绥宁的山水藏着无限可能”——乡村振兴带头人黄超的寄语通过云端传递,在学生们心中播撒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

知行合一:从理论浸润到行动锤炼的双向奔赴

  知识竞答环节设置“硬骨头精神核心内涵”“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键词”等互动题目,将政策理论转化为沉浸式闯关体验,现场举手抢答的热烈氛围印证出青年学子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在“前浪对话后浪”交流环节,选调生们化身“成长引路人”,倾囊相授高中阶段学业规划方法论、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备考心理调适“正念呼吸法”等实战经验。“硬骨头精神不是老古董,而是乡村振兴路上每一步脚印的活教材”——宣讲员的这番话引发全场共鸣,将“红色基因”从书本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精神密码。

青春回响:从情景共鸣到使命传承的精神接力

  “留言互动墙”上,“想成为像黄超一样的‘荒地唤醒者’”“要用知识让家乡油茶林结出‘金果子’”等坚定的话语,勾勒出新时代青年的价值选择。情景问答环节中,学子们模拟“乡村产业调研”“乡村工作情景分析”等基层场景,在思维碰撞中理解“把硬骨头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实践”的深刻内涵。

  这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鲜活度的微党课,不仅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代际传承,更以“选调生扎根基层+青年学子筑梦未来”的双向叙事,生动诠释了“硬骨头精神”在新时代的实践转化。正如一位同学所言:“原来红色精神从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前辈们走过的路、我们正在接棒的征程。”


作者:廖承庆 贺雪佳

编辑:贺晨欣

审核:沈序春

终审:李永吉
主办单位:中共绥宁县委组织部 建议使用IE8以上或Chrome浏览器 分辨率1440×900以上浏览
联系电话:0739-7611334 后台管理 湘ICP备湘ICP备16006956